
发布日期:2024-12-29
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国交通设施十分落后,铁路通车里程仅有1万多公里,全国公路仅有3万公里。 1949年11月,民航局成立,标志着中国民航事业的新起点。当时,中国民航仅有7条国内航线。
中国交通开始从“有路可走”向“走得顺畅”转变。京沪高铁,世界上线路最长、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之一,投入运营后,从北京到上海只需4个小时。中国成立60年来,铁路建设实现了惊人的跨越。截至2008年底,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02万公里,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。
在公元前2世纪至十三四世纪期间,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的 陆路交通干线,是中国同印度、古希腊、罗马以及埃及等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。 历史上有不少国家把我们中国称作丝国。在欧洲曾发现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丝绸,表明那时中国的丝绸已进入欧洲。
中国农村公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其建设规模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上。过去几十年里,中国农村公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最初,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,公路状况糟糕,甚至很多地方根本没有通路,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。
新中国成立之初,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。全国铁路总里程仅18万公里,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。能通车的公路仅08万公里,民用汽车1万辆。内河航道处于自然状态。民航航线只有12条。邮政服务网点较少。主要运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。
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之一。是福州的历史之源、文化之根、文脉昌盛之地。三坊七巷自晋、唐形成起,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,清至民国走向辉煌。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,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。
“三坊七巷”中的“三坊”指的是衣锦坊、文儒坊和光禄坊。这三个坊都位于南后街西侧,与东侧的七巷隔街相对。衣锦坊,过去称为通潮巷。宋代宣和年间,陆蕴和陆藻兄弟居住于此,他们以才华横溢而闻名。陆蕴后来担任福州知州,陆藻担任泉州知州,兄弟俩回家时将坊名改为“棣锦坊”。
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。是福州的历史之源、文化之根,自晋、唐形成起,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,清至民国走向辉煌。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,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。
三坊七巷是国家5旅游景区,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建设后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之一。是福州的历史之源、文化之根、文脉昌盛之地。
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坊七巷优秀作文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我的家乡在福州,这是一座有着两千两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。在古城的中心,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国家5A级景区,它就是“三坊七巷”。为什么它被称为“三坊七巷”呢?原来,它是由三个坊、七条巷子组成的。
三坊七巷作文1 我的家乡在福州,有着“有福之州”的美称。福州最有名的地方就是三坊七巷,三坊七巷是明砖青瓦的传统街区,定位于福州市城中心。 三坊七巷有三个坊七个巷。它们分别是:衣锦坊.文儒坊.光禄坊;杨桥巷.郎官巷.安民巷.黄巷.塔巷.官巷.吉庇巷。 这里还是盛产名人的地方。
游三坊七巷作文 巨大而粗犷的石门像海天相连的地平线,将整个世界划分成完全不同的两个空间。身边的一切被打上了模糊的影子,视线完全被石门内的景色所吸引:红墙青瓦,垂榕槐花,一间间古屋,一条硕长的木亭……我的心湖泛起涟漪。心中的激动之情在“南后街”三个大字的映照下,渐渐加深。
1、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,东临八一七北路,西靠通湖路,北接杨桥路,南达吉庇巷、光禄坊,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。所谓的“三坊”指的是:衣锦坊、文儒坊、光禄坊。“七巷”指的是杨桥巷、郎官巷、安民巷、黄巷、塔巷、宫巷、吉庇巷。
2、出三坊七巷向左拐,在那条最先被改建成马路的地方,还存在着两个名人深深的脚印。林觉民、谢婉莹,这两个闪亮亮的名字,都出自杨桥路17号。在那“风光月霁襟怀”之间,在那“红紫青蓝白绿黄城”之里,无不洋溢着谢家人对自己居所的热爱与赞美。这些就是冰心奶奶所眷恋的老屋,所眷恋的回忆吧。
3、“三坊”是:衣锦坊、文儒坊、光禄坊; “七巷”是:杨桥巷、郎官巷、安民巷、黄巷、塔巷、宫巷、吉庇巷。
4、漫步于福州市街头巷尾,无处不感受到诗画般的意境。悠悠闽都,海滨邹鲁;旗鼓巍巍,闽水泱泱。三山两塔,三坊七巷;高楼林立,古巷悠长……好一座滨江滨海的生态宜居城市!在千年文明的传承中,福州人又喊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响亮口号。
5、福州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,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。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胜古迹,其中包括衣锦坊、文儒坊、光禄坊等,这里有268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,其中10座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。三坊七巷被誉为“明清古建博物馆”。福州的内河交错纵横,马可波罗曾称其为“桥最多的奇丽水城”。